首页

中国女王第一视角套路

时间:2025-05-29 09:24:30 作者:“劳模”长三乙火箭首次为中国小行星探测“搭天梯” 浏览量:54910

  中新网泉州7月28日电 (吴冠标)27日晚,第二届海丝泉州戏剧周暨2024全国南戏展演闭幕式在福建泉州举办,这场跨越了3个月的艺术盛宴圆满落幕。

  南戏,是宋元时期发源并传播于中国东南地区的戏剧表演艺术形式的总称,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源头之一,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,具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。

  作为南戏的主要发源地与传播地,泉州素有“戏曲之乡”“南音之都”等美称,是名副其实的“闽南戏窝子”。南音、梨园戏、木偶戏、高甲戏、打城戏等戏曲在这里和谐并存,共同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活力。

  闭幕式上,《二丑》《志异斋》《不在梅边在柳边3.0》等“海丝新空间”戏剧孵化作品轮番登场,这些作品以戏曲艺术为核心,将戏曲元素与戏剧、舞蹈、音乐、电影等艺术形式进行巧妙结合,极具创意,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。

27日晚,第二届海丝泉州戏剧周暨2024全国南戏展演闭幕式在福建泉州举办。 吴冠标 摄

  “海丝新空间”戏剧孵化计划是本届南戏展演的创新配套活动,由曾静萍工作室、爱丁堡前沿剧展联合策划及发起,旨在通过挖掘、培育、孵化创新形态的中国戏曲及跨界作品新人新作,为优秀的创作方案及计划提供创作辅导、场地使用及资金支持,最终将作品成品向各界展现。

  该计划启动以来,收到了全国各地63份投稿作品,经过初选、终选两轮筛选以及创作营阶段,6部风格不一、类型多元的戏剧作品进入最终孵化环节,并在泉州多个古城新空间进行沉浸式演出,全新的表演形式使古老戏曲在新时代焕发出了蓬勃生命力。

  据统计,本届南戏展演活动汇聚了梨园戏、赣剧、潮剧、越剧、闽剧等19种南戏及古老剧种,齐集了大批艺术名家与学术专家,为观众和游客们呈现30多场、荟萃70多个经典大戏与折子戏的剧目展演。

  此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、中国戏剧家协会、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、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,中共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,福建省艺术研究院、福建省戏剧家协会、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、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、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承办,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静萍工作室执行。(完)

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业界精英、专家学者汇聚江苏扬州 共话中餐全球化发展

为避免交叉感染,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调整了医院布局和诊室分区等,对不同患者采取分层管理。随着儿童就诊量增加,将8个全科诊室中3个用来专门接诊儿科,还提前组织医护专门培训,提升医务人员对呼吸道疾病的接诊能力和水平。

兴凯湖“文开湖” 湖面壮阔如海引“围观”

云南磨憨,一个从前默默无闻的口岸如今愈发热闹了起来。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,昆明到老挝首都万象10小时可通达,泰国水果进入中国的时间也大大缩减至不到15小时。截至今年8月31日,中老铁路全线累计完成货运量2522万吨,运输网已辐射至13个国家和地区。

提升实践能力

此次专场演出由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名誉院长陈维亚担任总导演,主创团队集中学院各系部精英,共有186名教师参与创作,总演职人员规模宏大,达到了1168人。届时将有诸多知名舞者登台,汪子涵、华宵一、马蛟龙、苏海陆、郭歌、吕科镝等北京舞蹈学院青年教师或北舞青年舞团演员都将亮相,黄豆豆、山翀、殷硕、胡阳、孟庆旸等众多明星校友,也自愿无偿加入创作和表演。青年作曲家杨帆领衔多位长期与北舞合作的音乐作曲团队,为演出创作整场音乐,著名音乐剧校友阿云嘎专门为本场演出创作了主题曲《母亲》。

云南澜沧“边BA”闭幕 八国运动员遇故知结新友

北上南下“双向奔赴”,这是粤港澳大湾区“车畅、财旺、人兴”的缩影。放眼望去,一座座跨江跨海大桥凌空飞架,一列列城轨高铁融通湾区,小车、货车、集装箱车昼夜奔驰......近些年,大湾区“立体交通网”越织越密,总体建成了全国领先的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,世界级港口群、机场群初步成型。

中方:愿就韩国提名新任驻华大使同韩方保持沟通

针对目前出游的一些难点堵点问题,比如预约难、入园难、支付难等。缪沐阳表示,为解决“预约难”,文旅部要求常年不超过最高承载量的旅游景区不实行预约,确实需要实行预约的要积极指导景区科学设置并发布线上、线下购票预约渠道,简化预约程序、优化预约服务。为了解决“入园难”,要求旅游景区尽量减少个人信息采集,对于实施线上预约购票、凭证入园的景区,全面升级线上线下的身份识别系统,持续推进外国人永久居住证适配性改造和便利化利用工作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